“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那一刻,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涌上心头,感受到了至高无上的荣光!”9月4日晚上,参与九三阅兵的口腔医学专业2022级学生刘紫怡回到久违的校园,和老师同学们分享难忘的阅兵时刻。

9月3日,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刘紫怡作为民兵方队的一员接受检阅。“我位于民兵方队第十排第四列。上午9点多,当习近平总书记的检阅车缓缓驶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口号脱口而出,声音比平时更洪亮、更坚定!”阅兵结束后,刘紫怡的激动仍溢于言表。她说,那一刻不仅是接受检阅,更是在向祖国和人民报告。

今年年初,作为蚌埠市龙子湖区民兵组织民兵气象水文观测排水文班水文观测员,退伍两年的刘紫怡接到了组织的任务,体检、政审合格后,又经过多轮筛选后成为民兵方队正式受阅队员。“脚磨起了水泡,挑破后贴上创可贴继续训练,几个月瘦了近20斤。每当训练上强度到快要坚持不住时,我就会找辅导员左若雨老师倾诉,他总是耐心的开导我,为我加油鼓劲,让我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刘紫怡笑着说,再辛苦都值得——迈出的每一步,都代表着民兵的形象。所有的辛劳付出,只为9月3日那天“米秒不差”的展示。

磨的是动作,练的是意志,聚的是人心。参加任务期间,刘紫怡荣获“训练之星”一次,“四无个人”两次。任务结束后,刘紫怡匆匆赶回家乡,按计划回到学校报到,继续课程。“阅兵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开始,两项任务无缝衔接。”

出生在2001年的刘紫怡,2020年考入我校,入学半年后,她于2021年3月应征入伍,两年后退伍回到学校复学。她说,入伍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两年的军旅时光,不仅身体素质大幅提升,更磨炼出坚定的意志,从懵懂青年成长为有担当、有纪律、有目标的战士。在服役期间,她作为话务员,“三尺机台”就是战位,“零差错、秒接通、保畅通”是刻在骨子里的准则。在清华大学刘巍巍博士的指导下,她利用“军事信息通信智能语音机器人”实现了精准高效的大规模电话样本采样、筛选及处理,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突出效果。
“在军营摸爬滚打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军旅岁月带给我的坚韧与勇气,将永远伴随我前行。”刘紫怡说,她将永远铭记2025年9月3日这一天。

(周静/审 靳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