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定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1年起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以下简称“海外优青”),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 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待遇支持(均不含国家和安徽省支持)
1. 聘任岗位:在编教授岗位;
2. 科研经费:按国家支持1:3匹配;
3. 薪资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4. 安家费:提供优厚的安家待遇;
5. 资源配置:
(1)提供300㎡科研及办公场地;
(2)支持组建专职科研团队,配备科研助理;
(3)研究生招生资格;
(4)博士后招收资格;
(5)可双聘至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6. 特殊支持:享受配偶安置、养老医疗、子女入学等政策;
7. 申报支持:达成申报意向后,学校为申报工作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和专项辅导;
8. 特别说明:
(1)特别优秀者,相关待遇可一事一议;
(2)对未入选但进入面试环节或具有相当水平的优秀青年学者,可推荐申报蚌埠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提供相应待遇及科研配套保障。
四、学校简介
蚌埠医科大学创建于1958年,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原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是国家首批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67年来,学校大力弘扬“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精诚为医、团结奉献”的蚌医精神,秉承“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传承上二医优良传统,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凝练出“固本守教、教授施教、传帮带学、反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出15万余名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其中包括5名两院院士。
五、平台条件
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于2024年9月正式成立,是安徽省首个医学类院士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担任院长,周慧芳教授任执行院长。研究院致力于眼科学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基础与转化研究,聚焦“疑难眼科疾病攻坚”,研究方向涵盖眼组织再生、眼肿瘤机制与靶向治疗、视觉损伤药物研发及免疫性眼病精准治疗等,研究领域覆盖干细胞治疗、免疫学与肿瘤学等方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40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68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78人。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省级高校高峰(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30个省级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2个省级特色专科,4个省级诊疗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省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1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教育厅平台5个。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7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407项,发表SCI、SSCI检索收录论文4278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Lancet发表论文4篇。
六、联系方式
有意向申报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bbyxyzp@bbmu.edu.cn,邮件主题样式为:海外优青+姓名+专业。
联系人:汤老师、赵老师
联系方式:0552-3715062
地址:蚌埠市东海大道2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