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蚌埠医科大学

部门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硬核抗疫|前方鏖战犹酣 后方护佑健康

发布者:尔东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02-24

2020“庚子”鼠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平凡的春节,不平凡的元宵节,一场病毒毫无预警的令让我们猝不及防,街上少了热闹的景象,缺了祥和的氛围,没有了车水马龙,没有了人流如织,没有了你来我往。当人们谈疫色变足不出户时,却有一群白衣出现在寂静的街头。一个口罩就是她们的全部防护装备,走进最深的巷子,登上最高的楼层,在人们焦虑、期盼的眼神中出现在病人的床边。

她们就是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健康365网约医护服务中心”团队,当全国人民都在密切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时,这些医护人员在另一个战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用真诚和担当贡献着温暖的力量。

1月25日下午17点左右,网约服务中心的电话骤然响起,“我家住和煦幸福城,年近八旬的老父亲依靠留置导尿,可从昨天起一没有排尿,痛苦不堪,求你们帮帮他吧!”放下电话,李冬梅犹豫了,时间已近下班,加上因防控疫情需要,城市交通已经中断,而私家车也被封存,去不是不去?只是片刻,她下定决心的背起出诊箱,叫上护士周杨硬是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了老人的床旁。消毒、导尿,老人的痛楚解决了,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李冬梅发现了新问题。原来,老人置管后由于缺乏专业护理已出现重度尿路感染。鉴于老人的状况,李冬梅耐心地劝导家属尽快把老人送往正规医院治疗,还想方设法帮助家属解决了运送老人交通的困难。

当家属特意赶到中心致谢时,李冬梅表示:“较之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这都不算啥,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让需要照护的人们健康平安!”

   

73岁的孙老伯与老伴独自生活,一年前,孙老伯因病无法进食,支撑体能只能靠留置在鼻腔中的那条细细地胃管。可在前日那个风雪交加的日子,老人在烦躁中拔除了维持自己营养的胃管。“小区有确诊病人被隔离几天了,不要说是去医院,就是儿女进来都很难呀!”孙大娘说:正当自己焦急万分,手足无措时,陈丹丹、周杨两个护士冒着大雪赶到家里,插好胃管,连口热水都没喝一口就匆忙走了,真是天使在人间呀。”而或许孙大娘不会想到,两个小时后,这两个天使般的姑娘又出现在一公里外另一个需要帮助的病人家里……

查询服务记录我们看到,自1月24日至发稿,这个服务中心先后先后开展包括胃管置换、导尿术、拆线换药等居家医疗服务近百例,足迹几乎遍布珠城各个街道、社区。

“我们把这项工作称为‘跑腿’服务,只是您一个电话、一个网络召唤,我们会竭尽所能使需要医护帮助的人温暖度过这个特殊时期。”这是采访健康365网络医护服务中心时,她们反复说的话。可在这朴素的话语背后,我却看到了一群高举“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精神的团队。

我们不该感到庆幸吗?如果没有这些永远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怎么会有健康幸福的模样。

(陈杨/审  尔东/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