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行动,促进全社会心理健康工作水平的提升,既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相关专业人才的使命担当。本学期,依托于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月,精神卫生学院持续开展校园心理剧比赛和心理运动会在内的系列活动,在促进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同时,建设特色鲜明的学院文化。

在心理健康月活动中,我院在校14个班级全部申请参加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辩论赛、心理班会、爱心义卖和心理知识宣传等。其中爱心义卖活动“爱在‘义’起,与爱同行”和DIY活动“春日‘话’开,心随风动—风车DIY”获得校级重点项目;“青春有你,相伴同行”、“拥抱情绪,向阳生长”和“送你一朵小红花”获一般项目。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深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得了解和认识,锻炼了劳动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给自我和他人传递价值感和意义感,有效提升学生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

5月11日下午,精神卫生学院举办第13届校园心理剧比赛,共有《语言的伤痕》《雾里提灯,合意友随》《玫瑰少年》《和解》《伞下蜕变,雨过天晴》等12个剧目同台展示,围绕“关爱和理解,认识到行动”的主题,同学们以话剧、小品、歌舞剧等形式进行创作和表演,迥异的风格、新颖的题材、生动的表演,现场氛围热烈,多次赢得热烈掌声。有的剧目给观众们带来了欢喜雀跃,有的令观众闪烁泪花。通过校园心理剧的编排和创作,不仅引导学生加强沟通、建立协同关系,更激励学生塑造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
近年来,精神卫生学院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展教育培养平台,创设各类实践训练和志愿服务机会,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5月18日,精神卫生学院第一届心理运动会即将举行,包括“投走烦恼”“唱出自信”“跳出精彩”“踩走焦虑、守护心理”等个人和团队项目。通过有效引导,大学生们纷纷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积极训练,通过心理游戏+体育运动的方式,合理宣泄和释放压力,主动拥抱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素质不断提升。
(马嬿/审 郭小虎/文 燕冰乐、郝敏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