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蚌埠医科大学

部门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跨越1800公里的生命救援:心脏骤停患者在一附院重获新生

发布者: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2-28

近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团队成功完成了一场跨越1800公里、历时近30小时的生命接力。蚌埠一位患者在北京某医院手术中,突发心脏骤停,继发神志昏迷,患者家属向一附院发出转诊请求,希望回家乡治疗。

接到转诊请求后,一附院派出由3名医护人员和2名120司机组成的转运团队,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难,将生命垂危的患者成功接至医院,并在后续的治疗中精心照料,最终患者转危为安,成功治愈出院。

患者家属求援,家乡医护人员使命必达

该患者半个月前在北京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及双髂动脉重建手术”,术中突发心跳骤停,虽经抢救后成功复苏,但继发了缺血缺氧性脑病、神志昏迷、肺部感染、呼吸机脱机困难以及伤口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后续治疗陷入僵局。

面对在北京长期住院的不便和不可预期的治疗前景,家属向一附院发出转诊请求,希望患者能回到家乡接受进一步救治。

“患者的呼救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绝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校党委常委、一附院党委书记钱志刚在调度会议上强调,“要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确保重症患者安全转运!”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涉及多个重要器官系统,长时间转运风险极高,医院决定先派重症医学科骨干医师路坤前往北京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路坤医师仔细检查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后,认为在严密监控和充分准备下,转运具备可行性。

多学科协作,千里驰援带去生的希望

随即,医院迅速组建了转运小组,由医务科主任金国玺、重症医学科主任汪华学、吴强、护士长陈莲芳、心脏外科主任施超牵头,心脏外科医生张圣强、重症医学科护士潘安以及经验丰富的驾驶员石明光、周磊共同参与。转运小组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转运方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了充分预判和应对准备。

与此同时,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紧急调配充足的转运氧气设备,潘安护士和张圣强医生迅速准备转运呼吸机、氧气桶、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吸痰机、注射泵、微量泵等全套医疗器械,以及长途转运必备的急救药品和医疗耗材。在确保救护车车况良好并详细了解长途行驶天气情况后,转运小组于中午12点准时出发,踏上了这趟承载生命希望的千里征程。

跨越1800公里,患者最终安全抵达

经过10小时连续长途驾驶,转运小组于当晚22点抵达北京通州区患者所在医院。看到家乡医护人员的到来,患者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仔细检查患者情况,向家属详细告知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注意事项,并进行了冷静的风险评估,制定了应急预案。随后,患者被平稳地从病床转移至转运床,再送上救护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在长达9小时的返程转运过程中,医护团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全程高级生命支持。他们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途中多次紧急处理了吸痰、气道管理等多次突发状况,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18点08分,经过近1800公里的长途跋涉,转运小组成功将患者安全送至一附院重症医学科,顺利完成了无缝交接。

经过22天的精心治疗,患者最终从一附院痊愈出院,为这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转运不仅是对一附院医疗团队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医院多部门协作和院前急救的全面检阅。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中,一附院的医护人员星夜兼程、争分夺秒,用精湛的医术给患者带去希望,书写了生命的奇迹。

(张青黄/审核 潘安、路坤/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