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发药,巡视,这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作为一名男护,从患者一个细微的情绪捕捉生命的安危已成为他的职业习惯。
8月16日,蒙城县53岁患者马某兰突发脑出血,经当地医院应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转送蚌医二附院。在该院神经外科,当班护士朱凯将患者接入病房后,娴熟的为她开通氧气、连接床边心电监护仪,正在此时,朱凯发现病人出现张口呼吸,神情烦躁,且大汗淋漓,刚连通的监护仪显示:低血氧饱和度,心率140次/分。职业的敏感顿时让朱凯高度警觉起来。而就在他和闻讯赶到的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置的短暂2分钟,患者病情开始进一步恶化,全身紫绀,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心率直线下降,血氧饱和度降到20%。多年从事危急重症患者抢救的朱凯知道,如果不立即纠正患者缺氧症状,将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快!拔除阻塞插管、清除气道痰痂、重新插管畅通呼吸……”在短短数分钟内,朱凯与同伴密切协作,终于赢得了与死神的赛跑,挽回了马某兰的生命。
“作为护士,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技能,更需要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也只有把心融入护理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临床技能,产生最佳护理效果和护理水平“。朱凯面对患者家属和医护同仁的赞扬,如是说。
(陈杨/审 依萱/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