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十几斤的重物提起来,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如果这十几斤东西放在肚子里,这感觉估计没谁能体会到,就是患者本人也是因一次意外,才发现这生长在腹腔内的要命肿瘤。
本来仅是个“小手术”不想牵出大问题
2018
年5月31日下午,45岁的固镇县居民孟向平因双侧腹股沟疝在当地医院行手术修补术,很快医生为其完成了左侧腹股沟疝修补,可当医生为其进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时,术中医生却愣住了。原来,切口处发现本该是正常的组织器官澎出,现在却是一个实性肿块,同时发现还存在腹水,考虑到腹腔恶性肿瘤可能,手术医生不敢怠慢,立刻嘱咐孟向平到大医院进一步诊疗。看着医生严肃的表情,孟向平及亲属立即慌了神,急忙带上术中切除的肿块赶往蚌埠。当在蚌医二附院肿瘤外科,值班医师韩凯接诊了患者,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为“腹腔粘液肿瘤”。
手术近3小时,切除腹腔7公斤“水晶”
6
月8日上午,蚌医二附院肿瘤外科在完善各项检查后,对孟向平的治疗拟定了严格详细的手术方案及术后治疗方案。肿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杰说,当打开患者腹腔真让在场医护人员吃惊。术中见患者脐下有一约4*5平方厘米肿块,呈胶冻状,直达腹腔,予以完全切除进腹后,大量淡黄色积液涌满视野,肝脏与膈肌间及大、小网膜之间充满约30*50平方厘米 “水晶”般的胶冻种植性肿瘤,同时在盆腔近阑尾远端也存在4*6平方厘米的广泛种植。由于肿瘤与多脏器粘连,手术操作空间很有限,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出血,对医生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
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张杰主任、主治医师安赵和手术、麻醉团队密切配合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大网膜切除、阑尾肿块切除,及腹腔部分瘤体切除,并给予化疗药物冲洗。尽管在场的医务人员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看到切除的瘤体足有7公斤重时还是有些吃惊。
那么这粘液肿瘤是怎么形成的呢?
张杰主任通俗地介绍说,粘液性肿瘤是一种上皮-基质肿瘤,主要特点是肿瘤内充满粘液样的物质,这些粘液是由肿瘤内的一种与正常的肠道杯状细胞非常相似的类上皮细胞产生。当某处囊肿破裂后,瘤细胞就会种植于腹膜,并形成肿瘤结节,产生大量粘液,其特点为胶冻状物质充盈整个腹腔,粘液状团块可沉积于腹膜的壁层和脏层。并可引起脏器粘连,阻塞淋巴管,引起异物性腹膜炎等。
对于腹腔粘液肿瘤由于大多数人认识不足,认为肿瘤腹腔扩散不宜手术。其实这种肿瘤应该尽可能手术切除腹腔肿瘤,实施减瘤术,清净腹腔内粘液性腹水,再做腹腔灌注化疗。通常能取得较好效果,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陈杨/审 依萱/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