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二附院骨科病房,来自宿州市灵壁县的41岁患者李云(化名)不时望着半掩的房门,眼中满是期待的目光。她说要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一会儿骨科主任牛国旗博士将为她实施手术,她将抛却伴随自己三十余年的痛苦和屈辱,挺起胸膛迎接崭新的生活。
“患者经确诊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且腰第4、5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而脊柱侧弯也是一种致残、致死性畸形”主任医师周功解释说,当人体脊柱高度因变形降低时,人体胸廓容积也会随之降低,由此会造成对心、肺的挤压,很多病人最终会死于心肺功能衰竭。为解除病魔的威胁,手术团队在诊断、评估后,将为李云实施“胸腰椎侧弯矫形术+第4、5腰椎椎管减压术”,术中需要打开从胸3到腰5的14节主要运动单元,由于这个部位邻近脊髓、血管、神经根等重要解剖结构,手术要求较高,风险大,所以业内把脊柱侧弯矫正术人称作“骨科皇冠手术”。
为保障此次手术安全实施,避免术中神经损伤、大出血、周围组织损伤等风险,与以往手术不同,此次手术集合了脊椎外科领域众多先进设备。牛国旗主任告诉记者,除前期运用3D 打印技术获得病人患处精准立体模型,为手术方案制订提供支持外,首次采用了具有电致伸缩技术的超声骨刀,它可将电能转化为特殊纵向超声振动,在获得有效切割力的同时,还具有保护软组织、减少出血、减少损失和提高效率的优势。而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则为脊椎手术提供了实时保障,它可将手术中病人身体的电信号翻译成数据输向电脑,电脑会实时绘出各种指标曲线。患者的脊髓因手术或非手术原因出现损伤可能,图像波形将会发生变化,提醒主刀医生,确认脊髓功能状态,调整手术操作。这些先进的设备运用于临床,无异降低操作风险和难度。
从二附院骨科我们了解到,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器械不断应用到临床各领域,正如3D数字打印技术、超声骨刀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等,使得骨科医生们如虎添翼,相对于传统手术,当今的手术治疗也变得更精、更准、更安全,且大大提高了骨科的医疗技术水平。(陈杨/审 依萱/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