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附院神经外科团队通过创新手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成功帮助2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这一突破性疗法为“记忆迷失”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74岁的乔大娘(化名)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已经6年了,病情加重时甚至连亲人的名字都无法记起,生活陷入混沌。76岁的岳大爷(化名)4年前被诊断为重度阿尔茨海默病,丧失自理能力,日夜颠倒、大小便失禁,家庭照护压力巨大。乔大娘和岳大爷辗转了多家医院,也曾尝试药物、康复训练等多种传统疗法,但效果甚微。了解到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可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后,便前来就诊。

入院后,神经外科娄飞云、赵永轩两位主任为患者进行初步问诊,并联合神经内科、老年病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专家组成了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对乔大娘和岳大爷进行了综合评估。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和检查结果,专家团队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双侧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

3月6日,娄飞云和赵永轩主任团队为两位患者实施手术,首先在患者颈部两侧各开3厘米微创切口,借助超显微镜放大20倍视野,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在仅1角硬币大小的操作空间内,精准分离出直径0.1毫米的淋巴管,与邻近颈深静脉进行端侧吻合。手术过程中患者每侧需缝合6-8针,缝线比头发丝细十倍,全程依靠显微器械精细操作。两台手术历时8小时,术中未出现大出血或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14天,乔大娘记忆力明显恢复,能够与家人正常对话,还能重新参与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家属表示,乔大娘术后情绪明显稳定了许多。岳大爷术后的自理能力也明显提高,大小便失禁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手术以后,看到老人重新恢复了许多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非常高兴。现在老人不仅能自己上厕所,甚至能做到自己穿衣、进食,还能与人正常交流。”岳大爷家属激动地表示。
阿尔茨海默症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也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的大脑逐渐丧失处理信息的能力,表现为认知障碍、记忆丧失、语言表达困难,甚至出现情绪波动和人格改变。娄飞云介绍,LVA手术(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精确连接颈部的淋巴管与静脉,改善脑部淋巴液的引流,帮助清除脑内的有害物质,特别是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这些异常蛋白质的积累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LVA手术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展具有较好的效果。
(张青黄/审 邵东齐/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