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蚌埠医科大学

部门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新时代召唤新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小分队活动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04-2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思政理论课课程建设,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的通知》,4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学生院系组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五门思政理论课实践小分队赴小岗村和孙家圩子渡江战役总前委开展实践活动。
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借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历史坐标,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小分队来到了被誉为“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凤阳小岗村。在大包干纪念馆里,小分队的同学们通过真实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下了解了“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真实历程。切实感受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调动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参观过程中,那一纸摁有18个鲜红指印的契约让参观同学感触颇深,同学们表示“大包干”的改革实践中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这就激励着我们青年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敢闯敢干”,在新时代走出一条新路,开创一份新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改革就有了战无不胜的力量。”穿越时空,一脉相承。在沈浩同志纪念馆里,小分队的同学们了解到“第一书记”沈浩的事迹,无论是女儿写给他的信还是“私车公用”的故事都让同学们感动万分,有的同学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大家表示“沈浩同志有理想,有信念,他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尤其解说员讲到小岗村村民三次联名上书的时候,我真的特别感动。我想这就是——改革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时代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回溯过去尤其有必要。在结束完小岗村的参观后,实践小分队来到了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
1949年3月22日到4月4日,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孙家圩子村召开会议拟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吹响了渡江战役开始的号角,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展览馆中的一幅幅资料和珍贵实物将同学们带回到那个“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难忘岁月,同学们不时驻足观看,不时交流感悟,对革命先辈为中国人民“站起来”而浴血奋战的事迹,表达了无限敬仰。同学们表示:“新时代意味着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在强起来的新时代感受站起来的不容易,更能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了多远。邓小平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毛泽东说“革命理想高于天”。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在新时代,触摸改革开放的初心跳动,感受革命理想的伟大光荣,对当代青年格外有意义。通过一天的参观和学习,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精神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一定要加强自身思想和技能的提升,不忘初心,坚定不移的担当起时代责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小分队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陆续组织了和十九大精神、2018宪法修正案等相关内容的宣讲,受到了小分队成员的极大欢迎。思政理论课实践小分队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参与度,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获得感,更能培养学生成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武余芹/审 卓玥/文 李唐玥 邱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