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医学影像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五河县朱顶镇小柳村,开展以“医教传温情,青春助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紧扣乡村振兴需要,组织青年学子深入乡村一线,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爱心医疗、教育关爱,多元赋能乡村发展,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
实践团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助力探索乡村善治路径,进行了乡村治理调研,设计涵盖乡村治安、邻里关系、公共事务参与度等内容的问卷,以“入户访谈+集中问卷”形式走访村民;在小柳村党群服务中心,队员们开启了一场与村干部“治理面对面”的交流:线上队员们介绍“六尺巷”故事,共同学习“六尺巷”文化,线下实践团与村民们座谈,畅谈期望与愿景,聚焦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利益协调、移风易俗推进阻力等难点,结合“六尺巷”柔性化解矛盾思路,探讨解决方案,为乡村治理决策提供参考,以文化为桥推动村民协商互谅,让“六尺巷”精神在乡村治理落地,助力乡村探索更具温度与智慧的治理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共促发展,为了解乡村实际需求与问题架起桥梁。

队员们与当地乡村卫生所联合搭建体检点,开展健康志愿服务,为村民们免费检测血压,提供健康咨询和科普宣讲。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流感、结核病等传染病,用通俗的方言和生动的漫画制作成科普手册,让村民看得懂、能运用。

教育关爱行动精准聚焦乡村学生成长需求,队员们为当地留守儿童进行定制化学业辅导,开展“错题诊所”“知识点闯关”等趣味辅导。学生们在轻松氛围中查漏补缺,分享高效学习方法;“兴趣成果展”上,创意手工作品、奇妙科技设想纷纷呈现,挖掘出乡村教育资源潜力,点燃孩子们对未知的探索热情;“心理陪伴计划”中,志愿者组织孩子们给不在身边的爸爸妈妈写信,表达心中情感。

活动中,实践团不仅感受到了乡村的淳朴与活力,更深刻理解了基层所需、群众所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悟变得无比真切。这段经历让大家明白,青年的成长从不止于校园,更在于走进社会、融入大地,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诠释担当。
(于伟荣/审 董子菊、刘静/文 佘子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