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姚玉峰教授应邀为我校“交医班”授课并开展“淮畔杏苑大讲堂”学术交流。基础医学院师生共同参与。

教学中,姚玉峰教授以生活场景自然引入肠杆菌科新课内容,展开肠杆菌科致病菌的“三性一防一治一检查”的讲解。授课内容基于课本却不局限于课本,有机融合临床案例解析,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临床思维的培养;适时结合科学前沿进展,提升课堂趣味性与学生的科创热情。整个授课过程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下午的学术讲座中,姚玉峰教授以“细菌来源血红素参与致病新机制”为题,聚焦临床科学问题,从课题来源、基因挖掘、表型分析与机制验证等方面递进式的展示了其课题组在沙门菌致病新机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明了在与宿主互作过程中,肠杆菌科病原菌甲基转移酶SirM通过甲基化HemL促进细菌血红素合成,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和促进巨噬细胞焦亡以增强病原菌的肠道竞争优势的致病新机制。讨论环节,姚玉峰教授对师生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此次教科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科研融合的实践案例,助力创新教学理念;为学生带来了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助力学生建立“基础-临床-科研”的联动思维。基础医学院将不断推进教科研改革,逐渐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相融合,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相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科建设及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杨小迪/审 周小钢/文 李成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