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蚌埠医科大学

部门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二附院开展盆底障碍康复诊疗项目

发布者:蚌医二附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04-16

前不久,36岁的李女士二胎生育喜得千金,看到亲朋好友登门祝贺自然是笑脸盈盈,乐不可支,可一不留神“笑尿了”。

“出现这样的尴尬已经不是一次了。”李女士说,也到医院泌尿外科、肾病科进行过检查,可就是查不出病根在哪。自己一向喜欢热闹,从有了这毛病,和朋友在一起都不敢开心说笑了。

 

在二附院妇产科,医生为李女士进行了盆底功能检查,终于找到了让她为之尴尬烦恼的原因——盆底功能障碍。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肖成玮解释,正常情况下,盆底支持结构是由韧带、筋膜和盆底肌群构成的,三者形成“吊床”样结构将阴道、膀胱、尿道、子宫和直肠等盆腔器官支撑并固定在骨盆中正常位置。而当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时,膀胱和尿道失控,遇到腹压增高就会引起漏尿。也有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膀胱或阴道感觉沉重、坠胀、疼痛,或伴有肠道失控,排便异常等症状,对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构成了严重影响。

 

肖成玮告诉记者,像李女士这样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并不是少数,在我国已婚、已育妇女人群的发病率约30-40%,其中7%为严重尿失禁,已成为危害妇女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身心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病之一。

 

那么,盆底功能有了问题怎么办呢?肖成玮介绍,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的方式,非手术治疗包含有子宫托治疗、盆底功能锻炼、行为指导、生物反馈疗法和中医等。“女性朋友在生育后不仅要注意加强营养和休养,更应该重视盆底和产道的重建和维护。”肖成玮表示,为了帮助更多女性认识盆底康复的重要性,蚌医二附院除持续加大宣传的同时,还建立了盆底康复中心,可对产后42天和3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进行早期筛查、评估盆底肌损伤程度,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以达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的目的。

                              (陈杨/审 依萱/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