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展厅 > 蚌医纪事 > 正文 蚌医纪事
    蚌医精神和优良传统的践行者之一—— 黄德民老师
    发布者:   日期:2025-03-17   点击数:

    传帮带学是蚌医发展的优良传统,每位老教师都把帮助、爱护年轻教师作为本分职责。在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刘德培院士的记忆里,“现在的成就受到很多蚌医老师的影响,特别是黄德民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在谈及科学研究中需要多学科交叉渗透时,刘院士说,是受其敬爱的黄德民老师的影响,现在还保留着黄老师给予其指导与帮助的一封信。

    学校建校之初,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选派60余名教师支援学校建设,黄德民就是其中的一位。

    黄德民,男,生于1928年7月,汉族,浙江嵊县人。1951年,他毕业于上海市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51年6月-1953年6月,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全国高级师资进修班生物化学专业进修;1953年6月-1959年12月,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助教;1959年12月-1984年3月,任蚌埠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1984年3月调往安徽大学工作,先后任该校生物系副教授、生化及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实验中心主任等职务。

    黄老师精通多国语言,主要从事生物化学、酶动力学等领域教学和研究。在蚌医工作期间,他提携后学、勇于探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号召,多次主动要求承担研制新型离心快速分析仪任务,为国家填补这一空白。

    当时,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三无样机,条件极端困难。黄老师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了大量的中文、英文、法文、日文等有关资料,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为整个研制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研制过程中,能带领全组同志攻克理论和技术上所遇到的难关。在每一关键时刻,都能发扬百折不挠、刻苦钻研的精神,提出正确的主导意见,从而使研制工作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虽年近五十,但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星期日也很少休息。研制工作在蚌埠无线电一厂进行,上班路途远。他不管是寒冬还是炎夏都长期坚持去厂,对全组其他同志也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刻苦钻研和不懈的努力,终于为我国制造出第一台离心快速分析仪,并在1978年获得安徽省科学大会科研成果特等个人奖、成果奖、集体奖各一份(离心快速分析仪的试制,国内首创)。1983年,黄老师再获安徽省科研成果四等奖(基础理论课题,题名:稳态酶动力学的布尔函数图论分析)。

    蚌医今日之发展正是以黄德民老师为代表的一代代蚌医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无论是为人、为师还是治学,黄老师身上的品质,都是蚌医精神、优良传统的生动注解。

    1989年4月24日,黄德民老师因病去世,终年60周岁。

    (韩志/审  王晓彦/文)


    上一篇:大医精诚——蚌埠医学院首任院长谢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