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展厅 > 蚌医纪事 > 正文 蚌医纪事
    胡汝麒:学校骨科奠基人之一
    发布者:   日期:2025-04-10   点击数:


    说明: 图片

    胡汝麒(前排居中)

    胡汝麒,男,(1933.12018.11),安徽怀宁人。19589月毕业于安徽医学院,196010月来校工作,历任住院医师、外科教研组助教、骨科主治医师、妇外科党支部副书记、外科学讲师、骨科副主任、大外科副主任、显微外科研究室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外科教研室主任,199511月退休,201811月因病去世。

    勤学上进,投身医学

    1933年,胡汝麒出生于安庆。当地文风鼎盛,自古名人辈出。人们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和传承,素有“文化之邦”美誉。他自幼勤学,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进具有百年校史的安庆一中。该中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其教师和毕业生中,已有11人获得院士头衔。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优良的成长环境让他养成了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也为在毕生从事的医学事业中取得突出贡献打下坚实基础。1953年,胡汝麒于安庆一中甲班毕业,考进安徽医学院。毕业前,他曾在上海市第二劳工医院实习1年。1958年毕业后,他即投身医疗一线,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担任住院医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勤学不辍的身影:1961年,赴上海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习培训;1965年,赴天津人民医院参加了1年的专业进修;1972年,赴遵义医学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提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是之谓也!

    扎根一线,硕果累累

    来校后,胡汝麒便全身心投入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担任附院住院医师、外科教研组助教、骨科主治医师、妇外科党支部副书记、外科学讲师、骨科副主任、大外科副主任、显微外科研究室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外科教研室主任等职务,并兼任附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跨世纪人才第一梯队培养导师,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安徽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安徽省显微外科学会、安徽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等学会副主委,以及安徽省骨科学会骨肿瘤学学组组长等职务。

    说明: 图片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发表近80篇学术论文。19757月至197710月,受安徽省卫生厅指派,他积极参加了也门共和国援外医疗队。艰苦的工作环境进一步造就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人道主义情怀。胡汝麒将显微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实践,创新性地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作为科研项目的主持和参与人,1978年,“断肢(指)再植及显微外科学研究”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1980年,“带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移植”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同年,“下肢淋巴水肿的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1987年,“显微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超声波诊断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96年,“带血管同种异体骨低温冷藏和移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次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胡汝麒为推动我国及安徽省显微外科和骨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3年,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说明: 图片

    仁心仁术,培桃育李

    胡汝麒教授非常重视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了安徽省显微外科继续教育和学校系统外科学教学体系与课程结构,先后组织了10余次全国显微外科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骨科和显微外科专业高层次人才。在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病患案例,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病患的深切关怀。在担任研究生导师期间,他先后培养出周健生、张先龙、蔡善保、周新社、孙炜、赵其纯、郑圣鼐、刘岗等知名专家,并于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说明: 图片

    201811月,胡汝麒因病去世。他的人生历程是中国骨科发展史的生动写照。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骨科事业从起步到繁荣的整个过程。作为学校骨科奠基人之一,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骨科医疗、教学和科研事业,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守卫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参考一附院《记全国优秀教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奠基人胡汝麒教授》、校档案馆资料、《蚌埠医学院院志(1958-1998)》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料。

    (韩志/审 王晓彦/文)


    上一篇:心有所信,方能致远:记我校解剖学教研室原主任姚家庆先生

    下一篇:朱恩澄:从基层逐步成长为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